本报讯 记者李瑞报道 10月18日,2025敦煌石窟艺术彩塑专题学术研讨会暨首届敦煌彩塑临摹展在敦煌研究院举办。来自中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的专家学者,围绕“敦煌彩塑临摹、研究、创新”主题,分享彩塑艺术研究的前沿成果,探讨敦煌文化艺术当代转化新思路。
莫高窟现存彩塑2400余身,是研究丝绸之路上佛教造像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自20世纪40年代起,常书鸿先生、段文杰先生等前辈开展了壁画内容考释,通过临摹挖掘整理各时代壁画的艺术特点发表了大量学术成果,也对各洞窟内的彩塑进行调查和梳理,确定了彩塑创作时代,并对一些洞窟内彩塑的经典制作开展研究。这些工作为认识敦煌彩塑的艺术价值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启示和参考。
与会嘉宾分别以“对敦煌彩塑艺术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向的思考——亲历临摹,在临摹中发现、在微观中研究、提取其美学价值”“敦煌彩塑百年研究回顾与展望”“11-13世纪西藏西部的佛教塑像”“敦煌莫高窟彩塑之我见”为题作精彩报告。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还围绕彩塑艺术与美学研究、材料工艺与临摹研究、对话传统与活化应用、文物修复与数字化利用、石窟造像研究等议题展开研讨交流,推动敦煌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敦煌研究院“典范”“高地”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本次研讨会是敦煌研究院近年来首次举办的彩塑专题学术会议,希望通过专家成果分享、论坛讨论及展览观摩,探讨敦煌及丝路沿线石窟彩塑艺术,多维度发掘敦煌文化艺术价值,为中国彩塑研究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