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2日,“古籍薪火十校相传——湖北省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系列活动在武汉大学图书馆启动。此次活动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湖北省图书馆(湖北省古籍保护中心)承办,武汉大学等15所高校协办。
活动现场展示了武汉大学图书馆收藏的珍贵古籍12种,经史子集皆备,抄本、刻本、活字本齐集。展品均为馆藏20余万册古籍中的精品,此次展览也是该馆古籍特色资源的第一次集体亮相。展品中有一件元明间刻本《新刊铜人针灸经》,是海内外孤本。
据介绍,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自2023年11月启动“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目前已在全国多地开展。此次在湖北通过举办古籍保护专题讲座、开展古籍保护技艺体验互动活动,构建“政—校—馆”协同机制,形成“理论+实践”双轮驱动模式,增强湖北高校古籍保护技能,培养古籍保护后备力量,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活动现场,由湖北省图书馆主导搭建的湖北历史文献资源平台同步发布。该平台整合55万条智慧图书馆的数据,通过数据库展示湖北省图书馆部分精品馆藏古籍文献资源原貌,所有上线书目均可在线阅览、一键检索,为研究人员、学者及大众读者提供便捷的古籍数字化文献获取渠道。
(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