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23日,由河南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联合策划的“万里清风一扇开:18-20世纪中国外销扇”展在河南博物院郑州分院(郑州博物馆)开展。
展览以百余件/套珍品外销扇为主体,分为“风自东来”和“香扇万象”两部分。“风自东来”部分介绍了清代广州十三行作为当时全国唯一对外贸易机构,成为外销扇等商品的重要产地和集散地的历史。其中,“中国扇”“欧洲扇”“东风西渐”3个单元,展现了中国扇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形制,讲述了欧洲制扇业历史和中国风尚如何在欧美国家的日渐盛行。“香扇万象”部分聚焦中西海贸背景下,中国工匠为迎合海外市场需求制作的中西合璧外销扇。6个单元分别展现了以草木花卉、珍禽瑞兽、亭台楼榭、港口风光、人物故事、纹章徽记为题材的外销扇,勾勒出一幅幅令西方神往的东方风情画卷。通过设置光影互动装置,使脚下流动变幻的扇面纹样与周围展示的外销扇形成呼应,增强了观众参观的沉浸式体验。
扇子从古至今都是人们喜爱的袖间雅物,除了具备引风纳凉、障尘蔽日的实用功能外,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展览重点呈现了中国匠师在对传统工艺传承与发扬的基础上,融入外来文化元素,制作出对接国际市场需求的外销扇,在异域他乡掀起了“中国风”的时尚浪潮,为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华文化的窗口。
展览将持续至10月26日。
(丁迎果 李聪)
展厅一角 牛爱红/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