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载岁月峥嵘,山河铭记;十四载浴血抗争,精神永传。80年前,中国人民以钢铁意志鏖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起长城,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壮阔画卷中,写下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篇章。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首次完全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起的磅礴力量,更是中华民族永不磨灭的精神丰碑。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简称“中共一大纪念馆”)精心策划特色展览、举办文物鉴研会、打造专属栏目、开展主题活动,以多元形式回望历史、铭记初心,引导广大民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汲取奋进力量,在精神传承中坚定使命担当。
文物为媒,唤醒烽火记忆里的精神密码
8月26日,中共一大纪念馆初心教室举办第21期“格物弘源”文物藏品鉴研会,与《新民晚报》融媒体合力打造的“中共一大纪念馆抗战文物探秘直播”同步开启,让远隔千里的观众“云端”触摸历史。抗战史研究专家、纪念馆干部职工与文物爱好者齐聚一堂,在文物的无声讲述中,重温那段烽火岁月。
近50件珍贵文物,串联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14年峥嵘历程: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颁赠的淞沪抗战“铁血”纪念章,镌刻着将士们保家卫国的赤胆忠心;1935年5月6日创刊的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机关报《救亡情报》创刊号,字里行间满是国人奔走呼号的爱国热忱;1936年沈钧儒等撰写的《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附毛泽东复电,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功绩;1937年11月陕北公学第一期毕业证书,承载着革命青年奔赴前线、投身救国的理想信念;1938年9月《译报》图书部发行的《论持久战》,闪耀着毛泽东同志洞察战局、指引方向的战略智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民族抗战的纲领性文件;1939年7月茅丽瑛烈士在抗战义卖中使用的“义卖救难”纪念章,凝结着爱国志士舍身纾困的无私情怀,反映了共产党人身处“孤岛”上海,面对重重困境毅然赴身抗日救亡运动的崇高意志和爱国主义精神;叶进明在新四军工作时存放文件的皮包、周文使用过的密码本、上海国际救济会臂章……每一件文物都历经岁月洗礼,每一道痕迹都蕴藏烽火记忆。
这些文物不仅映照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硝烟弥漫,更承载了全民族抗战的伟大历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薛峰表示,“格物弘源”文物藏品鉴研活动的初衷,便是让尘封库房的文物活起来、走出来,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
展览为窗,铺展中流砥柱的光辉画卷
8月27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主办,郑州图书馆承办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与抗日战争专题展”在郑州图书馆开展,为中原大地带来一场红色文化盛宴。
展览精选百余幅珍贵历史图片,辅以翔实的史实资料,融合郑州图书馆馆藏文献与数字资源,以“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共产党为坚持抗战而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军民艰苦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军民从局部反攻到战略大反攻”五个部分,系统呈现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从一二·九运动的抗日呐喊,到八路军、新四军及华南抗日游击队的浴血奋战;从抗日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到抗战胜利时刻举国欢腾的历史场景……丰富的史料、翔实的数据与生动的影像,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光辉历程娓娓道来。
同期,郑州图书馆还策划了系列配套活动:廊里空间的抗战红歌演绎,昂扬的旋律激发民众爱国情怀;“烽火光影忆峥嵘”纪念抗战胜利电影期刊文献展展出《大众电影》《环球银幕》等珍贵馆藏期刊,再现经典抗战影片的光影华章;“铭记历史,童心向党”抗战主题图书展、“让历史说话 用史实发言”国家图书馆抗战文献整理成果展与抗战专题书架同步亮相,多元活动与专题展览交相辉映,为公众打造了一场立体而深刻的历史文化体验。
9月1日,中共一大纪念馆专题展厅再添重磅展览,由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与中共一大纪念馆联合主办的“信仰的力量——雨花英烈事迹与精神展”正式开展。展览以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进程为主线,设置四个专题板块,聚焦42位在上海留下人生足迹以及上海籍的雨花英烈,通过180张图片史料、63件(套)实物展品,生动展现英烈们的崇高信仰与革命情怀。其中,宋庆龄发表的《为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摧残反帝的群众领袖罗登贤等告全国民众书》、曾任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团长的朱克靖烈士抗战期间写下的《回忆与感想》等文物,深刻诠释了雨花英烈的卓越贡献,让信仰的力量跨越时空、直抵人心。
当地时间9月3日下午,“远航·求索——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展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展”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正式开展,这是中共一大纪念馆今年的首个境外展,也是建馆73年来第一次在欧洲亮相。展览精心遴选80余件(套)珍贵照片和实物展品,从“追寻真理 救国兴邦”“艰难赴法 工读明心”“建立组织 宣传马列”“西行东归 报效家国”四个部分生动展示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救亡图存、追寻真理、留学报国、奉献家国的历史事迹,以及他们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卓越贡献。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公使陈力表示,中国抗战中的杰出领导人早年赴法国勤工俭学,把中国命运与世界反法西斯事业紧密相连,成为中法两国友谊的早期桥梁。新时代,中国和法国更要携手并肩,维护胜利成果,传承正义精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
此外,中共一大纪念馆还通过多平台、多形式、多维度的传播手段,让伟大抗战精神走进大众生活,融入时代语境。
中共一大纪念馆与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特别节目《我们都是神枪手——文物里的抗战故事》,让听众在声音中穿越烽火岁月,感受伟大抗战精神的深刻内涵;纪念馆与中共黄浦区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树德课堂・黄浦区红色周一大思政课”——上海市黄浦区“开学第一课”,为青少年搭建起与历史对话的桥梁,引导他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将爱国情怀根植心中。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历史长卷中反抗侵略、共御外辱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昭示着中华民族永不屈服、不可战胜的精神力量。中共一大纪念馆依托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与多元传播优势,以文物鉴研唤醒记忆、以专题展览还原历史、以多样活动传递精神,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激励人们汲取奋进力量,将其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在新征程上续写崭新篇章。
(作者单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