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 创新出彩
湖北省博物馆日均游客接待能力同比提升17%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湖北省博物馆

为充分满足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有效提升博物馆参观体验,今年国庆与中秋假期,湖北省博物馆提前谋划,推出新展新剧,丰富假日供给,营造节日氛围,为公众奉上独特的荆楚文化大餐。节日期间,博物馆实行“分时段预约+夜场”开放模式,安全有序接待国内外游客20.7万人次,其中外地游客占比达80%,日均游客接待能力较去年同比提升17%,让游客在预约、停车、参观、购物、观演、就餐等方面的体验感更美好。多项创新出彩的举措得到央视等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报道,彰显了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湖北省博物馆的广泛影响力。

聚焦团圆主题:

中秋夜游沉浸体验吸引千人共赏

通过与相关企业跨界合作,举办第二届“江汉同龢中秋夜”活动,以“团圆”为主题,内容包括中秋市集、非遗手工体验、汉味糕点品尝、漆扇制作,以及传统服饰NPC互动,观众纷纷与历史人物楚庄王、曾侯乙、越王勾践合影,沉浸式体验古代佳节氛围。文艺演出环节,笛子、二胡、排箫等乐器演奏《望月》《十五的月亮》等经典曲目,营造浓厚节日气氛。活动还特邀华中师范大学60余名留学生参与,增强文化交流。10月6日中秋夜场观众量达3000余人,精彩纷呈,深受欢迎。

科技赋能历史:

全息剧《遇见·勾践剑》重现文物传奇

假日前夕,博物馆推出全息真人舞台剧《遇见·勾践剑》,作为纪念勾践剑发掘60周年系列活动收官之作。该剧以楚越结盟为主线,通过勾践归国、铸剑复国、西施入吴、越楚联姻、灭吴称霸等篇章,讲述文物历史故事,并融入最新学术成果,推动文物活化利用。剧目每日演出六场,接待观众1.4万余人次,上座率达78%,销售额同比增长72%。“穿越青铜纪:数字文物VR体验”日均参与700人,以科技手段丰富文化体验,让观众亲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上新两大展览:

漆器艺术与天籁壁画拓宽文化视野

节前,博物馆上新了临时展览“光彩于文——中国漆器艺术”和“天籁”壁画展,前者展示了中国漆艺的独特魅力和创新精神,促进了文化交流与互鉴,拓宽了观众的国际视野;后者以“至乐希声”的美学境界为主题,让荆楚文化的精神图腾得以具象化,将楚人“上穿云霄、下潜九渊”的宇宙观与编钟的乐律之美熔铸一体。另外,社教活动结合双节推出“雄兵耀中华”“月圆中秋、共庆华诞”国庆中秋活动,组织讲解7324批次,开展教育活动61场次。

文创乐享热销:

特色品类丰富,食堂亲民备受青睐

自营文创店销售产品92434件,越王勾践剑蒜鸟及毛绒剑、千金复来金器系列最受欢迎,销售额同比增长近50%。编钟演出55场,接待观众约1.89万人。新推出的“湖博食堂”惠而不费,服务6000多人次就餐,获得观众一致好评,文创与餐饮服务表现突出,有力提升整体参观体验。

服务保障升级:

安全与诉求响应及时,确保观众平安满意

博物馆持续提升数字化服务,强化线上平台功能,优化小程序预约、电子导览、虚拟展厅访问体验,节日期间线上访问量突破85万人次,同比增长21%。全面加强安全保障,针对假期可能出现的高频诉求提前应对,完善应急预案,加强馆内巡逻,确保观众安全。服务方面,接听咨询电话11673次,拾到并归还遗失物品75件,及时解决观众诉求64件,投诉率同比下降12.5%,有效提升观众满意度。

这个假期,湖北省博物馆双节活动受到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中央主流媒体关注报道,湖北日报等地方媒体也广泛宣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日期间,博物馆三大新媒体平台总涨粉6.5万人,线上内容覆盖广泛,观众线上留言互动反馈积极,充分彰显湖北省博物馆社会影响力和文化传播成效。 (执笔:鲁黎)

image.png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2.03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