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中的昆明市博物馆南侨机工分馆创新实践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高静铮

南侨机工,是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期间毅然归国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维系“抗战生命线”——滇缅公路运输的华侨爱国团体。昆明作为滇缅公路的终点和南侨机工工作与生活的主要地点,与南侨机工历史息息相关。

昆明市博物馆南侨机工分馆(南洋华侨机工抗日事迹纪实馆)作为文旅融合的典型案例,地处西山森林公园风景区内,毗邻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因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成为游客游览西山的必经打卡地。南侨机工分馆“不能被遗忘的卫国者——南侨机工历史文物专题展”从展览展示、社会教育及国际交流等方面,促进了抗战文物的活化利用,弘扬爱国主义,传承红色基因。

建设南侨机工数据库,

构建历史记忆基石

南侨机工历史与昆明紧密相连,南侨机工文物是昆明市博物馆的特色馆藏之一,相关文物资料征集、整理和研究,是完善历史证据链的关键,更是守护濒危历史记忆、构筑民族情感认同的基石。昆明市博物馆采取主动性的征集策略,2010年赴马来西亚寻访南侨机工及机工家属,并收集到冯增标、李亚留、许海平(许海星)、黄铁魂(黄乐垣)和蔡罗及钟金树家属等无偿捐赠的南侨机工抗日文物及资料数百件,包括机工证件、护照、勋章、战时日记、相关公函、报刊、奖状、照片等文物,如南侨机工李亚留回国服务团荣誉纪念章、李亚留的汽车驾驶执照、钟金树与战友合影、冯增标侨务委员会奖状、冯增标临时护照、蔡罗的运输服务证明书等,以物证史,弥足珍贵。同时,博物馆以这些文物为依托,深化南侨机工历史认知与价值阐释,编辑出版馆藏精品丛书《手中的记忆——南侨机工历史文物录》,并以此回赠捐赠者,弘扬爱国主义和伟大抗战精神。

为整合南侨机工文物资源,加强相关文物资料的保护和利用,在昆明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的支持下,昆明市博物馆南侨机工数据库建设完成。该数据库通过数字化建设、信息呈现和可视化技术,整合了馆藏南侨机工文物、档案、资料等资源,构建了南侨机工介绍、机工名录、机工数据库、影像博物馆、陈列展览、相关研究、捐赠名录、史料实物征集等板块,累计记录历史信息5700余条,便于公众深入了解南侨机工历史。其中,机工名录板块以各批次为序,可以查询到3000余名南侨机工的基本资料,包括姓名、生平简介、照片等信息。

南侨机工分馆建设独具匠心,

交流展和线上展齐头并进

博物馆展览是连接公众最直接的桥梁。昆明市博物馆先后主办或协办“手中的记忆——南侨机工历史文物图片展”“蜿蜒之路——抗战胜利70周年暨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纪念展”等临时展览,弘扬爱国精神。2021年,位于西山风景区的昆明市博物馆南侨机工分馆建成开馆,实现了从陈列室到专题馆的飞跃。南侨机工分馆分为室内展厅和室外展区两部分。室外展区面积2000平方米,其中专门设置英名墙,铭刻3200余名南侨机工名录,并设有滇缅公路平面展墙等辅助展示手段,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与其毗邻。室内3个展厅面积400平方米,“不能被遗忘的卫国者——南侨机工历史文物专题展”通过“狼烟笼罩 华夏危急”“赤子丹心 血浓于水”“回首南洋 北上救国”“集结昆明 整装待发”“踏上征程 热血滇缅”“前路茫茫 颠沛流离”“复员南归 情系中华”7个章节,全面展示海外华侨抗日救亡的历史功勋。

此外,昆明市博物馆还推出南侨机工线上展览和对外交流展,推动本馆南侨机工展览品牌宣传。2021年12月,昆明市博物馆南侨机工分馆VR线上展厅上线,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展示南侨机工历史的多渠道观展模式。线上展览利用实景VR技术手段,搭建720度VR虚拟展示系统,打破空间限制,使观众足不出户即可开启沉浸式观展,并同步聆听线上讲解员语音播报讲解,突出观众个性化与互动性观展体验,为点亮抗战记忆提供多样路径。

2024年,昆明市博物馆对外交流展“不能被遗忘的卫国者——南侨机工历史图片展”在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开展,促进地域间文化交流。今年7月,该展应邀赴甘肃省陇西县博物馆展出,采用线上线下同步展出的方式,扩大展览影响力。

文旅融合,

爱国主义社会教育活动旗帜鲜明

作为重要的社会教育窗口,昆明市博物馆南侨机工分馆是呈现南侨机工赤子功勋和爱国精神的重要纪念载体,承担着向社会公众传播历史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围绕南侨机工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多次举办“缅怀南侨机工精神 弘扬侨海报国传统”等主题抗战专题讲座及纪念活动,并邀请南侨机工后裔讲述先辈的英雄事迹。

南侨机工分馆拥有西山热门旅游资源的优势,游客络绎不绝,成为大中小学校等开展课外红色思政课的实践课堂,是云南省内外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党组织交流活动和主题党日活动的场所。2024年8月,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重走嘉庚路 奋进新征程”实践队到访南侨分馆。今年4月,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在此开展“赓续红色血脉 践行青春担当”实践活动。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昆明市博物馆组织“南侨机工——不能被遗忘的卫国者”公益思政研学活动,8月15日,70余名大中小学生齐聚西山,瞻仰机工纪念碑,参观南侨机工分馆,缅怀南侨机工英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以侨搭桥,

拓展涉侨文化活动国际传播新平台

南侨机工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跨国史,其文物保护与传承具有国际性。昆明市博物馆致力于担当文化使者,讲好南侨机工故事,以侨搭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故事的认知和认同。2021年8月,昆明市博物馆南侨机工分馆被中国侨联确认为第九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充分彰显了南侨机工分馆凝聚侨心、汇聚侨力、加强与华侨华人的联系与合作,搭建起向海外华侨华人展示昆明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崭新平台。今年5月,昆明市博物馆加入海上丝绸之路华侨华人博物馆联盟,拓展了博物馆合作交流渠道。

近年来,南侨机工分馆多次协助外事部门接待海外华文媒体云南行、海外寻根之旅夏令营、重走滇缅公路等活动,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及友好人士参观访问。2024年10月,接待20个国家和地区的26家海外华文媒体记者开启“追梦中华·重走滇缅路”活动。今年8月,接待东南亚各国“心联通 云南行”海外传播官孵化营成员。这些对外交流活动在弘扬南侨机工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有力提升当地的侨文化影响力。

昆明市博物馆南侨机工分馆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深化文旅融合,通过南侨机工数据库建设、创新分馆展览方式、开展社会教育和涉侨国际交流,促进南侨机工文物保护利用,成效显著。未来,昆明市博物馆将进一步加强收藏研究、优化展览展示,拓展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合作交流渠道,为激活红色记忆、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积蓄力量。

(作者单位:昆明市博物馆)

image.png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6585s